走访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访调研

走进北务镇,倾听田野里的声音

更新时间:2025-07-02 19:34:50 编辑:侯润嘉 浏览:25
为助力京郊农业高质量转型,2025年4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禾不息”调研团队赴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聚焦设施农业与农户需求,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深入了解基层农业现状。北务镇作为北京市设施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显著,但仍面临农业科技服务不足、品牌建设与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对此,调研团队提出多种解决思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侯润嘉)为助力京郊农业发展高质量转型,2025年4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禾不息”调研团队奔赴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聚焦设施农业发展与农户实际需求,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基层农业发展现状与痛点,以青年视角参与和助力京郊乡村振兴。

北务镇位于顺义区东南部,是北京市重要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全镇拥有设施大棚7000余个,蔬果种植覆盖番茄、茄子、西瓜、草莓等多个品类,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此次调研,团队前期查阅大量区域资料,深入分析产业结构与现有问题,并设计了涵盖农户基本信息、销售渠道、科技使用、劳动力状况、品牌认知等16项调查问卷,力求掌握真实、全面的第一手数据。

走进北务镇,倾听田野里的声音

图为村民接受采访 通讯员 查欣怡 供图

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入林上村、闫家渠村、仓上村等区域,挨户走访农户,逐项引导填写问卷。面对正忙碌于大棚作业的村民,队员们常常蹲在田间地头,与其边聊边记录。“我种的西红柿很好吃,可是每次只能靠老渠道卖,赚不了太多钱。”一位村民在填写问卷时坦言。还有年轻农户表示,“想试试直播卖菜,但自己不懂操作,也不知道从哪儿入手。”

走进北务镇,倾听田野里的声音

图为北务镇状况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0余份,获得了宝贵的田间反馈与实践素材。团队基于本次调研中所收集的农户反馈与现场观察,初步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解决思路:

一是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下沉,建立“本地化+分层次”的技术培训体系。结合北务镇“科技小院”建设基础,可由高校或农业企业定期派出师资,开展分类技术讲座与田间实训,内容包括大棚温控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能,增强村民的参与度与操作性。同时推动“农民+青年”结对帮带,建立长效知识更新机制。

二是搭建农产品品牌联营平台,探索“统一包装+分级定价+线上销售”新路径。鼓励各类农业主体成立区域品牌共建联盟,统一设计农产品包装与身份标识,配套分级分价的收购机制,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电商平台与直播渠道,引导有意愿的青年农户参与线上推广,推动从“产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三是制定本地青年返乡创业扶持计划,构建“农创孵化+金融支持+资源对接”体系,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或小额信贷项目,支持返乡青年进行农业项目试水。同时对接政策、基地和市场资源,为有意愿投身农业的大学生或农村青年提供试点地块与初期运营指导,营造“能干事、留得住、有奔头”的青年农业创业生态。

“在和农户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真正理解了‘听民声、察民情’的分量,也感受到了农村转型中的迫切与希望。”团队成员表示,“我们希望调研不仅是一次信息收集,更是一次将青年力量带入乡村的探索。”

未来,“青禾不息”调研团将继续关注北务镇农业的发展实践,依托高校资源,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建议与服务内容,为推动京郊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青禾不息”调研团队 侯润嘉)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25 社会实践报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