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潮流的“快应对”之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侯润嘉)2024年11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快应对”青年观察团赴北京、山东、河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当今就业格局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竞争白热化,每年数以千万计的高校毕业生涌入职场,求职压力空前巨大。与此同时,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的交替更迭加速,就业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攀升,“慢就业”现象愈发普遍,成为就业领域中不容忽视的新兴趋势。本团队进行实地调研,将以青年视角探究就业问题。
在北京、安徽、香港等地调研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涵盖了不同学历层次、专业背景以及年龄段的人群,以确保数据的广泛代表性与全面性。问卷内容设计全面深入,不仅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就业经历、职业规划,还着重探究影响选择慢就业的因素,如经济形势、家庭期望、个人发展理念等多方面考量。
在问卷调查实施过程中,多轮预调研将确保问卷发放与回收的高效性与准确性。预计此次调查将持续6个月,随后研究团队将迅速开展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工作,期望能够收集到丰富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深入理解慢就业群体的现状、需求与面临的挑战提供量化依据,进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以及社会组织提供就业服务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
在北京市房山区马安村团队成员对村支委进行了采访,作为村级组织的核心,刘永水支委一直致力于服务基层、关注民生。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目睹了村委会成员的工作情景:在清晨,他们与村民一同走访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与农民们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党支部成员们不仅仅是村民的代表,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积极了解村民生活的大事小事,帮助村民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活幸福感。
刘永水支委与团队成员谈论了多产业带动就业的话题,让团队成员对人才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亲眼看到了村委会近几年取得的种种成果,刘支委也表示将进一步以务实的态度推动乡村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对村支委刘永水进行采访 通讯员 查欣怡 供图
同时,团队也走入实地,以真诚的态度和深入的问题采访求职青年,引导受访者敞开心扉,从个人职业规划的迷茫到对就业市场的担忧,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考量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访谈内容丰富而多元。通过线下访谈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可以更真实地了解慢就业群体的需求和心声,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和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服务提供重要参考。随着访谈活动的深入进行,团队成员对求职者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次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慢就业对社会的重要影响。慢就业并非简单的就业延迟,而是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教育体系发展与个体价值追求交织的复杂体现。它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渴望,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职业路径,而是期待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兴趣与激情所在。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慢就业者往往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挑战。
图为团队成员对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通讯员 侯润嘉 供图
慢就业研究是一次对时代就业观念与实践的深度审视,它提醒我们,只有综合考量社会、教育、个体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就业浪潮中找到平衡与方向,为构建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就业生态贡献力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快应对”青年观察团 侯润嘉)
上一篇:追寻红色印记,推动乡村振兴
下一篇:走进北务镇,倾听田野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