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依存 红色不老
时光荏苒,带走了一代代人的青春,当初年轻的人变得年老,似乎时光在慢慢剥离这群人的存在感,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们的故事会一直流传,被人们记住。在刚刚结束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采访了十几位退伍老兵,也正是因为采访,我被当初刻苦的环境所震撼,被他们的精神所折服,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7月6日,我们采访了第一位退伍老兵,是晚年生活十分丰富的赵士友爷爷,赵爷爷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入伍,扎根边疆,在当时新疆一贫如洗的年代,不畏险阻,住着地窝子,一点一点的用双手修筑出如今吸引许多人自驾的独库公路。在谈及赵爷爷留存的老照片老物件时,赵爷爷从书房中报出了一大本相册和一大摞荣誉证书,在场的我们都被这一大摞的荣誉证书所震惊。赵爷爷面带笑容给我们介绍一张张老照片时,还是不是摩挲照片中的人物。在我们翻开赵爷爷的各种荣誉证书时,赵爷爷脸上也多了一份荣誉感。而这一份份的荣誉证书也向我们展示了赵爷爷的退休生活。赵爷爷说:“从小就喜欢画画,退休后就一直坚持画画,想用画笔描绘出参军的记忆。”我们参观赵爷爷的画作时发现,赵爷爷的画作多为他当年参军奋斗时的画面和建设新疆的画面。虽然赵爷爷并未向我们特别详细的讲述那一段时光,但是我们相信赵爷爷也十分的记忆深刻和怀念。
后面我们又紧接着采访了刘建权叔叔,刘建权叔叔是一位戍边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界,驻扎在帕米尔高原上,在3700多米的高原上保护祖国的疆土不受一丝一毫的侵犯。作为三等功的获奖者,刘叔叔对身处部队时的生活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训练时,地上还是石子,条件是很艰苦的,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受伤。”刘叔叔说,“军队是很注重集体荣誉感的,一个人做了错事,整个团体都得受罚。”高原上的阳光毒辣是广为人知的,但是直到刘叔叔眼含热泪的向我们展示伤疤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毒辣的阳光对人体伤害有多么大。戍边战士的工作是辛苦的,在高原上戍边更是辛苦,一次日常的巡逻就需要两天,不仅要面对体力和精神时刻高度集中的困难,还需要面对大风,巨大昼夜温差等恶劣环境的挑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刘叔叔谈到他也学到了很多,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是他们退伍老兵的真实写照。即使是在退伍30年后的今天,他依然怀恋那段时光,依然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培养。
十几位老兵的故事很长,也很让人触动。他们每个人都是鲜明的,有年轻时毅然参军援救疆的赵士友,王金龙,代志明爷爷,也有退伍后依然服务于基层民众的李传民爷爷,刘建权叔叔,向海波叔叔,更有不仅自己服务于人民还引导自己孩子参军服务人民的郭志贵叔叔等等。他们虽然经历不同,兵种不同,但他们对军队的向往和参军的荣誉感,自豪感是一样的。都为军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为祖国贡献了力量。
我们所做的事情与他们相比十分细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他们。我们衷心的敬佩他们,由衷的感受到了军人的不易和他们不畏险阻,勇于奋斗的精神。时光会逐渐磨灭他们留存过的痕迹,可是他们的热血和精神确实代代相传。时光不老,会带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一腔热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