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支教专栏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更新时间:2024-08-31 09:38:39 编辑:微爱支教队 浏览:222
电子科技大学微爱支教队赴汶川开展暑期公益教育,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创新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一群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心怀梦想、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从成都出发,前往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齐聚汶川县威州镇的少年宫,为当地的儿童开展暑期公益教育。

此次支教中,我们的队员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数学物理实验、手工制作、文学鉴赏、体育锻炼以及安全教育。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微爱支教队出发前合照)

支教进行时,薪火永相传

在文学鉴赏课上,授课队员带领学生们鉴赏经典科幻文学作品《三体》,引导孩子们走进想象与创造的世界,展现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激发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好奇心。。在历史课上,授课队员既向孩子们讲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又带领孩子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了解党的路线、党的方针、党的思想,让爱国主义思想深深扎根在每个孩子的心底。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历史课的讲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份兴趣,正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钥匙。趣味数理课上,学生在游戏中领悟数学之美、在实验中感受物理之光。而科普课程则将卫星、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面貌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让科技强国,科技创新的思想播种在孩子们的心间。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科普课提问)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手工制作启发了孩子对于实践活动的全新认知,提升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这样手脑并用的教育方式之下,孩子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手工课用心创作)           

同心促发展,人文共交融

为了将制定的育人“蓝图”细化为符合汶川县当地民情的育人“施工图”,微爱支教队积极地了解当地文化,队长带领队员参观了汶川博物馆与当地“5·12”纪念馆并前往映秀镇进行实地调研,以便于持续优化改进课程实施规划,使得课程实施更加符合汶川实际和学生需求。除此以外,微爱支教队通过研读历史升华人生境界,队长带队员参观汶川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领略英雄风范,从历史的回眸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像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那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参观红色地区)

微爱支教队除了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还积极参与了当地的建设与发展。8月21日下午,队伍派出代表参加了2024年汶川县青年人才交友“三微”主题活动,与当地青年人才分享经验,共享发展之道。8月24日上午,为培养爱国情怀,支教队派出代表参加汶川县2024“爱我国防”宣讲。而通过此次活动,爱国主义思想在支教队内部更加深入人心,助力每一位队员以爱国情怀构筑精神长城,以时代发展引导未来道路。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心系国防宣讲)

特别的,8月23日上午,队伍派出3人代表参与汶川县“青少年无忧提案办公室及”主题活动揭牌仪式。其中副队长王文娟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微爱支教队就汶川县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获得了县政协副主席刘培英的高度肯定,她表示:微爱支教队志愿者们的提案切入点准、质量标准高、代言能力强,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人的担当精神。后续提案在细化后有望被落实,将助力推动汶川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汶川支教行:点亮希望,共筑教育梦

(微爱支教队提出提案)

当地团委曾这样评价到:“今年暑假,电子科技大数学微爱支教队用他们热忱的心灵,感化了汶川的小朋友。希望他们秉持初心,逐梦远航,前程似锦!”微爱支教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多次踏足川西,既帮助了当地的小朋友们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又见证了支教队的每位成员于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这一份份的坚持与传承,构成了微爱支教队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将激励着每一届的微爱支教队以挺身而出的青春担当,开拓创新的青春智慧,脚踏实地的青春奉献,展现出新时代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奋勇向前的青春群像。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25 社会实践报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