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动态

湖大学子三下乡:设施与服务齐发力,破解老龄化治理难题

更新时间:2025-07-20 21:48:44 编辑:王语嫣 浏览:20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方雯萱 王语嫣 王佳怡)7月4日,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调研团队走访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社区,实地探访该社区嵌入式养老模...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方雯萱 王语嫣 王佳怡)7月4日,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调研团队走访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社区,实地探访该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实践成果,深入剖析其中的挑战与突破方向。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达17.5%,约2000人,通过多元设施布局、贴心服务供给、创新管理机制,初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但在设施维护、服务智能化等方面仍面临改进空间。

“五位一体”设施网络构建

       社区打造“五位一体”养老设施网络,包括老年食堂、老年服务中心、筹备建设阶段的养老院、内设康复理疗服务及每周义诊的卫生院,以及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覆盖度达30%,老年服务中心日均接待超50人,还设有专门的老年人活动区域和纳凉点,纳凉点内有老年活动场所、象棋队等。然而,由第三方运营的康复理疗室存在设备老化问题,62%的受访老人明确期望翻新设施,扩大活动场地让大家有更舒适的空间。

普惠服务贴心惠民

       社区推出7元一餐、免费送餐等普惠服务,义诊累计服务1200人次,为老人测血压、查血糖、做基础体检。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丰富老年生活,如社区象棋队、广场舞队、书法小组。65岁的徐爷爷表示:“退休以后呆家里,家里也就我自己一个人。时间久了日子就很无聊,提不起劲。后来就去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去参加象棋队,认识了好多老伙计,生活变得鲜活起来,天天都有盼头。”

安全保障机制健全

       通过“微信群+上门探访”双重机制保障132位独居老人安全,网格员掌握每个网格独居老人信息,会经常打电话、上门慰问,每周至少上门探访两次,遇到恶劣天气还会增加探访次数。但智能监测设备缺失,独居老人安全保障存在“智能缺口”,78%的老人表示愿意为此付费。

治理机制创新有效

      “兼职委员认领实事”机制有效解决场地资源难题,形成“第三方运营+政社监管”的闭环治理模式。第三方机构负责日常服务开展,社区和街道则进行监督评估。2025年以来,通过“调解委员+网格员”组合成功化解12起纠纷,但居民参与率仅30%,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软硬兼修合力养老

       由于社区汉水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与设施建设资金高度依赖第三方,社区自主出资能力有限;超半数老人希望推倒旧设施重建等问题,调研团队建议未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与设施发展方向要兼顾“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解决设施老化问题,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投入试验人工智能报警、检测系统等。期望凝聚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力量共同应对老龄化挑战,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为社区食堂和老年服务中心提供更多保障,以利于社区养老服务持久发展。

       调研团队与社区负责人交流中,针对现存困境提出方向性建议,获社区认可,双方期待长期合作,持续完善嵌入式养老模式,让汉水桥社区的养老服务,在“实践-优化-再实践”中,为老龄化社会治理交出更精彩答卷。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嵌入式养老服务项目调研团队+王语嫣)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25 社会实践报告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