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昔日之耻,立今朝之信 ——“探寻民族自尊心的沦丧与夺回”
在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条约史料馆之后,我们对民族自尊心的沦丧有了初步了解,认识了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族自尊心的发展过程,我们实践小分队于7月9日围绕金陵制造局及兵工建设对增长民族自尊心的积极作用展开实践调查。
金陵制造局是金陵兵工厂旧址,诞生于1865年,由李鸿章开办。在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倡导和清廷的竭力支持下,全国兴起了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的热潮。金陵机器制造局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兵工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只开设造兵系和炸药系,后来增设战车系和应用化学系),于1917年创办,为国民革命运动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才子和先进的兵工武器装备,大大提高了国防力量,为革命运动的胜利奠定了装备基础。
在对金陵制造局、兵工专门学校的参观途中,我们认识了国家自主设计制造的膛炮、机枪、设立的机器厂,熟铁厂和枪炮厂等,阅读了许多关于兵工厂的史料,参观了史料馆丰富的展览品。在见证近代军事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对兵工厂的发展过程和贡献有了完整的认识,了解了金陵制造局为中国近代的军工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从中认识到只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只有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武器装备,只有国防和武装力量变强大,才能将国家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抵御外敌的能力,才能增强民族自尊心。
为了进一步探寻除了国防武装力量的增强,民族自尊心的形成与增长还与什么相关,我们实践小分队于7月10日对共产党领导下工人以及学生运动与民族自尊心增长的关系展开调研学习。
我们小分队前往了南京工运纪念馆。它是中共南京第一个地区党组织——浦口党小组便诞生于此,是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更是南京第一个共产党支部。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还发现了当地的红色历史宣传墙,代表了当地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和支持以及对红色文化和工运精神的传承。顶山街道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围绕王荷波生平事迹、革命故事进行红色主题教育。红色宣传墙的建立进一步激励当地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锋本色,同时也一次又一次提醒着当地人民牢记历史,增加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激发他们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
参观纪念馆我们了解了南京工运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铁路工人运动,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是民族自尊心重建的中坚力量。我们意识到在工人阶级身上体现出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实精神,正是民族自尊心逐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